古代成年礼仪?

0
握不住的沙
握不住的沙

古代成年礼仪?

答案 2
0
ε狰狞可爱 Staff回复于 2025-04-16

中国古代举行成人礼的三大基本内容:男子加冠、女子及笄、拜谢父母养育之恩。

古人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本上在此时举行。举行冠礼即表示青年从此作为氏族的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

1、加冠(男子)

《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曰弱冠。”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即称“弱冠”。早在周朝,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主要是加冠礼,还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权力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

“弱”则指“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是指体格还不够强壮。在实行加冠礼的时候,男子还要把头发盘起来,做成发髻,因为要戴帽子。

2、及笄(女子)

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行礼时间多为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和男子冠礼一样要三加或者二加。

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

3、拜谢行礼

男子、女子在加冠、及笄、更换成人礼服后,要向父母、师长等人行礼。冠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有司、赞者、父母等。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0
浅若清风 Staff回复于 2025-04-16

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仪,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女孩子的叫做“笄礼”。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

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汉族成年礼延续数千年,至满清入关后剃发易服,终结了绵延了几千年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