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说起这初三的孩子啊,脑袋里嗡嗡响的,不是习题就是倒计时,整个人就像上了发条,绷得紧紧的。你说这会儿给他们送礼物,可真是得好好琢磨琢磨,不是随便抓个东西就行的。他们最需要的,恐怕不是那些花里胡哨、占地方又分散注意力的玩意儿。
想想他们一天天对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堆积如山的试卷,肩膀酸、眼睛涩、脑子糊。这时候,一份能让他们舒服一点,或者效率高一点,或者暂时透透气的礼物,那才真是送到心坎里去了。

首先考虑实用的,但得是那种升级版的实用。比如,一套真正好写不洇墨的笔,顺滑得像是在纸上滑冰,写起来行云流水,能让枯燥的抄写都变得不那么抗拒。还有那个护眼台灯,真的,长时间学习,一盏柔和不闪、光线充足的灯太重要了,是对他们视力的呵护,也是给疲惫双眼的一点温柔。别小看这些小东西,日复一日,它们能默默改善学习体验。
再来,他们的身体也是在经受考验啊。久坐腰酸背痛,颈椎咔咔响。一个舒服的靠垫,或者那种能放电脑桌上的小小的升降支架,把书本或电脑抬高一点,减少低头角度,都能减轻不少负担。甚至是一双柔软舒适的家居拖鞋,让他们在家学习时脚丫子是放松舒服的,这些细节,有时更能体现你的关心。
情绪是个大问题。初三的压力山大,崩溃就在一瞬间。有没有什么能帮他们减压的?一套涂色书?一盒能让她(他)暂时放空的拼图?或者一个可以随意捏、摔不坏的解压球?这些都不是主旋律,但能提供一个短暂的、无需动脑的出口。就像在暴风雨里找到一个小小的、安全的避风港。
书籍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别只盯着教辅。可以送一些能让她(他)暂时逃离现实,钻进另一个世界的书。科幻、推理、历史传记,或是那种看完了会让人心里暖暖的故事集。让他们在学习的间隙,能在书本里找到喘息的机会,找回一点点好奇心和乐趣,而不是只有考试的压抑。
还有健康。不熬夜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让他们吃得好一点?送一些健康的小零食,比如坚果礼盒、水果干、无糖饼干,总比他们饿了随便抓包薯片强。或者一个保温杯,督促他们多喝水,润润嗓子,也润润焦躁的心。
说点稍微跳跃的。想想他们考完中考后最想做什么?也许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哪怕是周边短途;也许是一场心仪已久的演唱会;也许是学个一直想学的乐器或绘画。这时候送一张未来某个活动的门票、一份旅行基金、或者某个兴趣班的预报名,是不是特别有盼头?给他们一个目标,一个熬过这段时间的甜头。告诉他们,现在吃的苦,是为了以后能拥有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自由。
但说到底,物质的礼物只是载体。初三的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理解和陪伴。这份礼物摸不着看不见,但最珍贵。也许是花时间听他们吐槽几句,不评判,不说教,就听着;也许是周末一起做顿饭,聊点轻松的,让他们知道生活还有别的色彩;也许是看他们熬夜学习时,默默递过去一杯热牛奶,或者只是坐在旁边,陪着,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无声的支持,这种被看见、被懂得的感觉,比任何实体礼物都要温暖和有力。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句“没关系,累了就歇歇,我们都在”,甚至比那些精心挑选的礼物更能触动他们的内心。他们知道你在乎的不仅仅是分数,更是他们这个人,他们的状态,他们的感受。
所以,送初三学生的礼物,别只是看价格,更要看心意和需求。是能帮他们减负的,是能让他们放松的,是能让他们对未来抱有期待的,更是能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支持的。蹲下来,听听他们最近常说些什么,看看他们书桌上缺了什么,观察他们情绪的波动,也许灵感就在那里。最好的礼物,是给他们力量,去迎接人生这场重要的挑战,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家永远是他们的港湾。别让他们觉得这份礼物又是一种压力,一种“你收了我东西就得考好”的暗示。让它纯粹一点,就是——“嘿,我知道你挺不容易的,这是我给你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帮到你/让你开心”。这,就够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