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离职送什么?这问题,问得就有点外行。真的。你以为送的是礼物?不,你送的是人情世故,是你的姿态,是你们这段共事时光的注脚。这事儿办得漂亮,叫情商;办砸了,那叫浪费钱还可能得罪人。所以,别再傻乎乎地去搜“离职礼物清单”了,那些东西,十个有九个是摆在角落吃灰的命。
这事儿,得看人下菜碟。掰开揉碎了讲,办公室的关系,无非就那么几种。

第一种,也是最难得的:并肩作战的“战友”
这种同事,不多。是一起加过班到半夜两点,在空无一人的写字楼里分食一桶泡面的人。是一起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出门在楼梯间相视苦笑,互相递根烟或者吐槽一句“这傻叉”的人。是一起搞定过一个天打雷劈的项目,庆功宴上喝得东倒西歪,勾肩搭背说“没你真不行”的人。他/她的离职,对你来说,不只是少了个同事,是战壕里少了个能放心把后背交出去的人。
送这种人礼物,千万别送俗的。什么办公摆件、名牌钢笔……太“行活儿”了,没劲。核心就两个字:“专属”。这礼物,得带着你们共同的记忆。我送走我师傅那会儿,他是个老派的文人,平时就爱写写画画。我没送他贵的,而是把我俩合作第一个项目时,他给我画的那些逻辑草图,一张张找出来,扫描、修复、重新排版,找了家小店,印成了一本非常非常有质感的册子。封面就几个字:“梦开始的地方”。他收到的时候,一个快五十的男人,眼圈当场就红了。这东西不值钱,但这里面的分量,比什么万宝龙重多了。
所以,你可以想想:*有没有一张你们丑得不行的合照?找个好相框裱起来,背后写上你们的“黑话”或者一个只有你们懂的梗。*他/她有什么念叨了很久但一直没买的东西?比如,他总说想换个机械键盘,噼里啪啦地敲代码才有感觉。那你就可以和其他几个关系好的凑份子,直接给他上个顶配的。他跳槽去的那家公司,离家远了,通勤时间猛增,我当时就琢磨着,得送个能让他路上不那么无聊的东西,最后挑了个顶配的降噪耳机。让他知道,即便他去了新环境,你的关心也还在。*有没有共同的爱好?都爱喝两口?那就送一套精酿啤酒入门套装,或者一瓶他提过很多次的好酒。都爱露营?送个轻便的户外装备。这叫投其所好,送到心坎里去。
对“战友”的礼物,预算可以高一点,心思必须得到位。这送的不是礼物,是江湖路远,我们还是兄弟的誓言。
第二种,轻松愉快的:“饭搭子”与“摸鱼盟友”
这种关系,就轻松多了。你们可能没一起扛过什么大事,但中午吃什么,下午点哪家奶茶,绝对是你们每天最有默契的对话。你们共享了无数个午休的八卦,无数个上班摸鱼的搞笑表情包。他/她走了,你最直接的感受是:唉,以后一个人吃饭/点外卖好孤单。
送这种朋友,重点在于“有趣”和“温暖”。别搞得太隆重,会吓到人家。* 一个设计感十足的马克杯,上面印着一句贱兮兮的吐槽,比如“别卷了,快来喝水”。* 一个午睡枕或者护腰靠垫。提醒他/她,去了新地方也要好好摸鱼,保重腰椎。这是一种社畜之间心照不宣的黑色幽默。* 一箱他/她最爱喝的小众饮料或者零食,直接寄到他新公司。让他第一天上班,就能收到来自旧同事的“投喂”,那种感觉,特别暖。* 一盆好养活的桌面绿植,比如多肉或者空气凤梨。告诉他,新的工位也要有点生命力。
这种礼物的精髓在于,“嘿,朋友,我会想念咱们一起虚度的那些时光”。礼物本身不贵,但那种轻松、惬意的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
第三种,最普遍的:“点头之交”
这种同事,占了办公室的大多数。你们认识,见面会打招呼,可能会在茶水间聊两句天气。但你对他/她的了解,基本也就停留在“哦,那个坐我对面的,做设计的”。他/她离职,你可能就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
对于这种关系,“合群”和“不出错”是第一要义。千万别自己单独送。显得很突兀,人家也会纳闷:咱俩有那么熟吗?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部门的集体送礼。一般行政或者部门里比较热心肠的人会组织,大家凑个份子,几十一百的,买个大蛋糕,在散伙饭上一起吃掉;或者买一张面值可观的购物卡、咖啡券,实用,谁都用得上。如果没人组织,你又觉得不表示一下有点过意不去,那就在他最后一天,诚恳地过去说一句:“祝你前程似锦,以后常联系。”然后递上一杯你顺路买的咖啡。一杯咖啡的距离,刚刚好。既表达了善意,又没有越过普通同事的边界。礼轻情意重,点到为止,是成年人社交的体面。
第四种,比较特殊的:领导/前辈
给离职的领导送礼,这可是个技术活。送得不好,容易被当成是“拍马屁”或者“有事相求”,姿态很难看。原则是:一定要集体送,一定要有品位,一定不能太私人。*品质上乘的茶叶或茶具。尤其是对于有一定年纪和阅历的领导,这几乎是不会出错的选择。显得稳重、有格调。*一本装帧精美的书。但千万别送什么《管理学圣经》之类的,太傻了。可以是他/她提过的某个领域的书,比如历史、艺术、或者某个作家的经典作品。这说明你平时有在认真听他讲话。* 一支拿得出手的笔,比如Lamy或者派克。同样是集体出资,显得郑重其事,而且非常实用。
最最重要的一点:送礼的时候,姿态要大方、自然。就说是“大家伙儿的一点心意,感谢您这段时间的照顾”。千万别私下里偷偷摸摸地送,那性质就全变了。
还有一种,是送给实习生/小辈
看着他们,就像看着几年前的自己。青涩,但眼里有光。他们离开,更多的是奔赴人生的下一站,可能是继续读书,也可能是拿到了更好的offer。送他们的礼物,“鼓励”和“实用”是核心。* 一本Moleskine或类似品质的笔记本+一支好用的笔。告诉他们,好的习惯,从认真记录开始。这是非常体面且有用的“职场第一课”。* 一本你觉得在职业生涯初期真正帮助过你的书,在扉页上写上几句真诚的祝福和建议。这种精神上的传承,比任何物质都珍贵。* 一个大容量的充电宝。让他们在外面奔波面试、跑业务的时候,永远“不断电”。这是最实在的关心。
说到底,送礼物这件事,送的从来都不是那个物件本身。是你花时间去琢磨对方的喜好,是你愿意为这段关系付出心思,是你希望对方在奔赴下一场山海时,行囊里能多一份来自过去的温暖。礼物,就是那个信物。它让“人走茶凉”这句冷冰冰的职场箴言,至少在你们之间,变得不那么绝对。它是一个钩子,勾住了过去的情分,也给未来的“江湖再见”,留下了最好的引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