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甥女什么礼物好
又来了,这个每年两次的“世纪难题”——一次生日,一次过年。我家那小外甥女,眼瞅着又大了一岁,那双滴溜溜转的大眼睛里,对礼物的期待值,简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每次我姐(也就是她妈)在家庭群里看似不经意地提醒:“哎呀,下下周就是囡囡生日了哦。”我就知道,我的“年中大考”来了。

绞尽脑汁。真的,比我写年终总结还费神。
送什么?这个问题要是扔进妈妈群,保证能炸出几百条链接。芭比娃娃?她那个豪华别墅套装里,金发碧眼的娃娃们已经多到可以组建一个联合国了,好几个还被她“创意”地剪了头发,造型堪比车祸现场。漂亮的公主裙?相信我,衣柜里挂着的那几条,除了试穿那天惊艳了三分钟,剩下的时间都在扮演“最熟悉的陌生人”。那些亮晶晶的、会唱歌会发光的塑料玩具?它们的热度,通常比外卖凉得还快。昨天还抱着睡觉,今天就可能被肢解,零件散落在沙发缝里,成为吸尘器的噩梦。
说真的,现在的小孩,到底缺什么?物质上,他们可能什么都不缺。你送的,很可能只是为她家里那个巨大的“玩具坟场”再添一座新坟。
所以,这几年我换了个思路。我决定,不再执着于送一个“物件”,而是送她一些别的东西。一些能留在记忆里,甚至能改变她看世界的方式的东西。
第一个关键词,叫“体验”。
我发现,一次精心策划的“事件”,远比一个昂贵的玩具更能让她兴奋持久。
记得她七岁那年,我没买礼物,而是打印了两张票,神神秘秘地塞给她。是一场儿童舞台剧的票,改编自她最喜欢的那本绘本。出发前,我还特意带她去吃了她念叨很久的草莓蛋糕。在剧场里,当书里的角色活生生地跳到舞台上,她那全程没合拢过的O形小嘴,和那双亮得像探照灯一样的眼睛,那个画面,我用手机偷拍下来了,现在还存着。散场回家的路上,她叽叽-喳喳地跟我复述了整场剧的剧情,连哪个演员笑场了这种细节都没放过。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任何玩具都给不了的。
还有一次,我带她去了个陶艺馆。我们俩都穿上滑稽的蓝色大围裙,笨手笨脚地和那坨不听话的泥巴作斗争。最后,她做出来一个歪七扭八、谁也看不出是碗还是碟子的“艺术品”,而我,则把泥点子甩到了头发上。我们俩看着对方,笑得前仰后合。那个下午,没有电子屏幕,没有精致的玩具,只有泥土的触感和我们俩的笑声。那个“艺术品”后来被烧制好,她宝贝得不得了,放在自己书桌最显眼的位置,谁来都得炫耀一番:“这是我和小姨一起做的!”
你看,“体验式”礼物的魔力就在于,它创造的是独一无二的“共同记忆”。一场演出、一次烘焙课、一趟博物馆奇妙游、甚至只是一起去郊外放风筝……你送出的不仅仅是门票或者材料费,你送出的是你宝贵的时间,是专属于你们俩的“高光时刻”。这份礼物的保质期,是“永久”。
第二个关键词,是“赋能”。
这词儿听着有点装,但意思很简单:送她一个能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终点。
我外甥女有一阵子对星空特别着迷,老问我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第二年她生日,我没去玩具店,而是泡在天文论坛里研究了好久,最后入手了一台入门级的天文望远镜。那东西不算贵,但看起来特专业。生日那天,我跟她爸两个大男人,满头大汗地在阳台上把它组装起来。当她第一次通过目镜,清晰地看到月亮上凹凸不平的环形山时,她发出的那声“哇!”,我觉得比我拿到年终奖还开心。
从那天起,那台望远-镜就成了她的新宠。她开始自己去翻书,去网上查资料,认识了木星、土星环。她甚至会像个小老师一样,煞有介事地给我科普:“小姨,你知道吗?我们看到的星星,其实是它很久很久以前的样子哦!”
一个好的“赋能型”礼物,就像一把钥匙。它可以是一套质量上乘的画具和一本空白画本,而不是填色书;可以是一把小巧的尤克里里和几节入门课,而不是一个只会重复播放三首歌的音乐盒;可以是一个儿童编程的机器人,让她去探索逻辑的奥秘;甚至可以是一个小小的菜园箱,让她亲手种下种子,观察它发芽、开花、结果。
这类礼物的核心在于,它激发的是“好奇心”和“创造力”,它告诉孩子:你可以的,去试试看。这种由内而生的成就感,是任何被动接受的娱乐都无法比拟的。
第三个关键词,是“专属感”。
这是一种更私密、更个人化的情感连接。
有一年,我送了她一条很简单的银项链,吊坠是一个可以打开的小盒子,里面我放了一张用牙签尖儿卷起来的小纸条,上面写着:“你是小姨的super star”。她当时可能还不太懂,但我告诉她,这是我们俩的秘密。后来好几年,我都看到她戴着那条项链。
这种“专属感”,可以是一本印着她名字的定制绘本,让她成为故事的主角;可以是一个“时光胶囊”盒子,我们约定每年她生日都往里放一件有意义的小东西,等她18岁时再一起打开;可以是一本厚厚的、质感很好的空白日记本,扉页上我用心地写下一段话,鼓励她记录下自己的小心事和小确幸。
这些礼物或许不贵,甚至不“实用”,但它们传递的信息是: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在我心里,有一个特别的位置。这份“被珍视”的感觉,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说了这么多,也不是说玩具和裙子就一无是处。有时候,孩子的心愿就是那么朴素,她就是想要那个动画片里主角同款的魔法棒。满足她也未尝不可。关键在于,你要透过礼物,让她感受到你的“看见”和“用心”。
在送之前,不妨旁敲侧击地跟她聊聊天,不是直接问“你想要什么”,而是问“你最近觉得什么最有意思呀?”“你们班同学都在玩什么好玩的?”了解她当下的兴趣点,她的社交圈,她的小烦恼。
最重要的,永远是和她父母通个气。毕竟,你送个架子鼓过去,爽的是你和孩子,崩溃的可能是邻居和你姐。
归根结底,送外甥女的礼物,送的不是那个东西本身,而是你想通过这个东西,向她传递什么。是想和她创造一段开怀大笑的回忆?是想为她打开一扇探索未知世界的小窗?还是想告诉她,她一直被深深地爱着?
想清楚这个,送什么,其实就不再是个难题了。
至于我今年准备送什么?嘿嘿,保密。我只能说,我已经买好了两张票,目的地,是山里的一片萤火虫森林。我特别期待,看到她被成千上万点荧光包围时,那张惊喜的小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