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对着那些粉色、毛茸茸、闪着廉价光芒的“公主礼物”发愁了。真的,收手吧。作为一名围观了无数次两岁女孩拆礼物现场,并亲手处理过成堆“礼物残骸”的过来人,我必须掏心窝子地告诉你,送两岁小女孩礼物,是一门需要智商、情商和一点点“过来人”狡黠的艺术。
我们先来拉个黑名单,血淋淋的教训。那种一人多高、占据半-个-卧-室、眼神空洞的大熊,求你,别送。除了在开箱瞬间能换来一声尖叫和三秒钟的热情拥抱,剩下的三百六十多天里,它唯一的使命就是默默吃灰,并且在你半夜上厕所时,用它巨大的黑影把你绊个大跟头。还有那些需要装五号电池、能发出三种以上刺耳电子音乐、灯光赛过蹦迪现场的所谓“早教机”,它们不是早教机,它们是家长理智的粉碎机。不出三天,你就会看到它被塞进柜子最深处,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到底送什么?核心就一个词:“玩”。不是那种按一下就完事儿的被动“玩”,而是能让她动手动脑、反复琢磨、创造无限可能的开放式地玩。
第一梯队,永远的神:大颗粒积木
如果我只能推荐一样,那绝对是这个。不是那种细细小小、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吞进肚子的,而是专门为小手设计的大颗粒积木,比如乐高得宝(LEGO Duplo)系列或者其他质量过硬的品牌。你以为你在送一堆塑料块?不,你送的是一个世界。
今天,它可以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城堡,明天,它可能是一辆要去远方的呜呜叫的火车,后天,它也许是妈妈的“手机”和爸爸的“电脑”。看着她的小胖手从一开始笨拙地抓握,到后来能精准地把两块积木“咔哒”一声扣在一起,那种专注的眼神,是任何电子产品都给不了的。这是对她精细动作、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直接的投资。而且,这东西极其耐用,能从两岁玩到五岁,甚至可以传给下一个娃。性价比之王,懂吗?
第二梯队,烟火气的快乐:仿真厨房和小道具
两岁的娃,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模仿者。她们一天到晚最热衷的事,就是“假装”。假装自己是妈妈,假装在做饭,假装在打电话。所以,一套仿真厨房(Play Kitchen)绝对能送到她心坎里。
别被“厨房”两个字吓到,丰俭由人。可以是一整套带声光效果的豪华版,也可以只是几个小锅、小铲子,配上一堆可以“切开”的魔术贴水果蔬菜。她会煞有介事地为你“炒”一盘胡萝卜,再“倒”一杯果汁,然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你,等你夸她:“宝宝做的饭真好吃!”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在玩,还在认知物品、学习生活流程、练习社交互动。这比任何识字卡片都来得生动有趣。相信我,你送的不是玩具,是未来几个月里,她最热衷的角色扮演游戏的整个舞台。
第三梯队,释放天性的“小野人”装备
两岁,一个精力旺盛到能把成年人榨干的年纪。堵不如疏,与其让她在家上蹿下跳拆沙发,不如送她一些能安全释放能量的好东西。
首推平衡车(Balance Bike)。这个阶段,学骑自行车还太早,但平衡车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没有脚踏,靠两只小脚丫蹬地滑行,能极好地锻炼她们的平衡感和下肢力量。当她戴着头盔,像一阵小旋风一样从你面前滑过,那种骄傲和自信,是会发光的。
如果场地有限,一辆结实耐用的扭扭车(Wiggle Car)也是绝佳选择。只需要扭动方向盘,车子就能前进,操作简单又极具魔性。这不仅是个玩具,更是个“放电神器”。傍晚时分,小区楼下,一群踩着扭扭车横冲直撞的小屁孩,那画面,充满了生命力。
当然,还有艺术启蒙类的。别怕弄脏。一套可水洗的画笔和手指颜料,配上一大卷画纸或者一个专属的小画架,就是给了她一个自由表达的出口。那些我们看不懂的涂鸦,是她眼里的天空、小草和妈妈的脸。颜料糊满小手和脸蛋的快乐,是童年最珍贵的记忆之一。友情提示:送这个礼物的时候,顺便可以附赠一件儿童防水画衣,她妈妈会感激你的。
第四梯队,安静下来的魔法:互动性强的绘本
别小看书。送书,永远不会错。但给两岁娃选书,是有讲究的。大段文字的她听不懂,也坐不住。关键在于“互动”。
强烈推荐各种洞洞书、翻翻书、触摸书。每一页都有小机关,让她可以抠一抠、翻一翻、摸一摸。比如《好饿的毛毛虫》,书上的洞洞就是毛毛虫吃出来的;比如各种躲猫猫主题的翻翻书,掀开一片叶子,后面藏着一只小瓢虫。这种探索式的阅读,能瞬间抓住她的注意力。你不是在给她讲故事,你是在和她一起玩一个关于书的游戏。
你送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为她和父母创造了一段温馨的亲子共读时光。当她蜷在爸爸妈妈怀里,用小手指着书上的图案咿咿呀呀,那个场景,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动人。这是在为她一生的阅读习惯,埋下一颗小小的、美好的种子。
说到底,给两岁小女孩选礼物,是在考验你是否真的理解这个年龄段的生命状态。她不是一个需要被粉色和蕾丝包裹的洋娃娃,她是一个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正在用尽全身力气去理解这个世界的独立的“小人儿”。
所以,忘掉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吧。送她一件可以被摔打、被啃咬、被赋予无数种想象的“工具”,送她一本可以被翻得卷起毛边的书,送她一套能让她尽情奔跑流汗的装备。
最好的礼物,是能陪伴她成长的,是能激发她内在潜能的,是当你看到她在玩你送的礼物时,会由衷地感叹:“啊,我真会挑,这东西,她真的好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