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十八岁,送什么?
这事儿,我想了小半年。真的。头疼。

烟、酒、车?别闹了。那是把他往火坑里推,不是拉他上人生的正道。给他一笔钱?倒是省事,但感觉就像是完成任务,毫无仪式感。十八岁啊,那不是一个普通的生日,那是一道门,一个坎儿,一个从此以后犯了事儿要自己担着的年纪。这份礼物,必须得有点分量,得能压得住他未来路上的那些轻浮和躁动。
我看着他从一个只会攥着我手指头的小肉团,长到现在比我还高半个头,会跟我顶嘴,会偷偷打量隔壁班的姑娘,时间这东西,真他妈是个不讲道理的贼。所以,这份礼物,不能是扔过去就完事儿的消费品。手机?游戏机?球鞋?他自己攒攒零花钱也能买。我给的,得不一样。
它应该是一座桥。
对,就是一座桥。连接他的少年时代和成年世界。这座桥,要稳,要有方向,还要有点意思。
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选项,是一场独立的旅行。不是那种跟着旅行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无聊行程,也不是我和他妈跟着嘘寒问暖的“保姆式”旅游。就是他一个人,或者最多带上一个最铁的哥们儿,背上包,去一个他向往的、但有点陌生的地方。
预算我来出,但攻略他自己做,车票自己订,酒店自己找。可能会碰上黑店,可能会坐过站,可能会因为语言不通跟人比划半天,甚至可能被坑被骗。但我希望他去经历这些。一个男人,不能永远活在象牙塔和温室里。让他去看看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有好人,也有坏人;有美景,也有陷阱。让他亲自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遇到麻烦就打电话回家。这份礼物,叫“世界”和“试错”。让他明白,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而他,必须学会自己找准方向。
第二个选项,更具体,也更传统。是一块好表。
我说的不是那种花里胡哨、功能多到爆炸的智能手表。那种东西,是电子产品,是快消品,更新换代比翻书还快。我说的是一块正经的、最好是机械的腕表。
为什么是表?因为它代表了“时间”。我希望他从今往后,对时间有敬畏之心。每一秒的“滴答”,都是生命不可逆的流逝。戴上它,是一种提醒,提醒他守时,提醒他珍惜光阴。更深一层,一块好的机械表,它背后是人类几百年的匠心、是精密的工艺、是无需电池也能传承下去的生命力。它教会人欣赏“质感”和“传承 ”。
这块表不需要多奢华,但一定要有品位。它会陪着他很多年,面试、工作、恋爱、结婚……直到有一天,他也会把它传给他的儿子。这块表,是一个男人手腕上的沉稳,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告诉别人:我是一个靠谱的、有时间观念的人。
第三个选项,有点冒险,但我觉得特别酷。那就是给他一份“启动资金”。
这笔钱,不是让他去挥霍的。而是专门用于支持他一个“不靠谱”的梦想。他不是一直想跟同学搞个乐队吗?行,这笔钱给你买乐器、租排练室。他不是喜欢瞎捣鼓代码,想做个自己的APP吗?好,这笔钱给你当服务器的费用。他不是爱画画,想办个小画展吗?没问题,这笔钱给你租场地、印画册。
这份礼物的核心,不是钱,而是“信任”和“支持”。我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儿子,你的那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老爸懂,并且愿意为你投第一笔“天使轮”。结果不重要,输了也没关系,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输得起。我希望他能体验一次为了热爱而全力以赴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挫败的磨砺。这比在课堂上听一百遍“坚持就是胜利”都管用。这份礼物,是告诉他,人生不只有一条赛道,你可以去大胆探索你真正热爱的东西。
最后一个选项,也是我私心里最偏爱的一个。是一封长信。
用我自己的笔,一笔一画地写。
从他出生的那个下午写起,写他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喊爸爸,第一次摇摇晃晃地走路。写他上幼儿园因为舍不得我而哭花的脸,写他小学拿了第一张奖状时骄傲的样子,写他青春期跟我爆发的第一次激烈争吵,也写下那些我曾经因为工作忙而错过的家长会,那些因为严厉而对他造成的伤害,并真诚地道歉。
我会告诉他,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底线,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温柔。我会把我这半辈子踩过的坑、悟出的理,不加掩饰地告诉他。这不是说教,这是一个父亲对即将踏上征途的儿子的“私房话”。
这封信,会比任何物质的礼物都更长久。当他未来遇到困惑、感到迷茫、被人误解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候,他可以再拿出来看看。他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一个人,毫无保留地爱着他,理解他,永远是他的后盾。这份礼物,是“爱”与“根”。
旅行、手表、梦想基金、一封信……
其实,送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礼物背后的那份心意,那份期望。十八岁,是法律上成年的开始,但真正的成熟,却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
我希望我的礼物,能成为他路上的一个路标,一盏灯,或者一把伞。
最终,也许我会把这几样东西组合一下。
比如,把那块代表时间的手表戴在他手上,把那张开启世界的机票塞进他口袋,再把那封装满父爱的长信放进他的背包。
然后,在他出发前,用力地拥抱他一下,拍拍他的肩膀,只说一句:
“去吧,儿子。大胆地去闯,去爱,去犯错,去体验。你的人生,开始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