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之事当属男女情爱,最是难以说清。有意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阴。我心有意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几句话放到这个故事里,也许能说得通吧。
民国时期有个著名的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早年深恋复旦大学女教师毛彦文。求婚攻势一浪高过一浪,终是赢不下毛大才女的芳心。这也倒罢,可芳龄33岁从未出阁的毛大小姐,偏偏嫁给66岁、长须飘胸、丧妻的大叔。沈书法家心中是个啥滋味?做为恋人加好友,毛大姐自是邀请沈才子参加婚庆。接到请柬的沈书法家可就五味杂陈了,但怎么说也是有名望之人,岂能小肚鸡肠失节?这点度量不是有的。可去了,送什么礼物合适?琢磨了很长时间,灵光一闪,对就如此这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来说毛彦文大才女的夫君是何许人也,大她一半,让她终身相随?
原来,此人名叫熊希龄,祖籍湖南凤凰县,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总理,名气威望自是非同一般。他的原配夫人叫朱其慧,1931年逝世,此时熊大人已年庚66岁。他有个嗜好,留一齐胸胡须,俨然一老翁。到了这把年级,他本不想再婚,可是交上桃花运,仙女自登门。经人那么一介绍,毛大小姐与熊大人互为钟情,立订终身。但毛大小姐提出一条件:若想婚配,必立刻、马上,剃去长须!平时这位熊大人视胡须如命,可是有了才女佳丽相伴,哪还顾得胡须之命!当下保证,立刻、马上去剃胡须。
沈大书法家按期参加了熊、毛二人的婚宴。进入礼庭献上了自己的贺礼,当众打开一看,原来是亲手书写编撰的贺联:
上书:且舍鱼取熊,大小姐构通孟子;
下写:愿吹毛求疵,老相公重作新郎。
各位,先解释一下此贺联的含义。
上联中的舍鱼取熊,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可也。”这就是后来我们掌说的一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来劝人啥好事不能都想要,都想得到。既是借成语典故,又是一句双关。因为,吴、鱼在逝江一带方言中同音。
沈大书法家的意思,我与熊大人,你毛大小姐认为选谁,那就是选你合你心意的吧,连孟夫子都帮你在几千年前定好了,我还有啥可说的,那就祝福你们吧。
下联吹毛求疵与上联一样是成语,又是一语双关。一是指毛彦文令熊希龄剃胡须的事,二是有毛大姐嫌弃熊大人年龄之意。与后半句的老相公重作新郎相呼应,同时与上联的大小姐形成对比效果。
沈大书法家的这份贺礼可以说起到了“闹洞房”的效果,引来了婚宴欢快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暗也倾吐了一丝“醋意”。但喜欢是一回事,婚姻又是一回事,为自己心爱的人祝福是圣洁的爱情。
写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不过插个小曲曲。婚庆对联的写法,既要端庄,也要恢谐,在不失礼仪的情况下,来点笑料打诨增添喜庆气氛无可置异,这也是婚庆联的特点。
熊、毛婚庆宴上还出现了另外一联精彩的对联:
九九丹成,恰是三三行满;
双双如愿,谁知六六无能。
这副联说九九丹成是指当时熊稀龄66岁,毛彦文33岁,加起来99岁。又释,三三见九,故又说三三行满。下联就有点“闹房”、“打诨”了,是取笑66岁的熊大人,还能否行房事。
追了很久的女人,却嫁大叔,邀请参加婚礼,啥贺礼最表心意?就分享到这里,了解更多追了很久的女人,却嫁大叔,邀请参加婚礼,啥贺礼最表心意?相关的内容,就上优乐礼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