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犯困,没精神?告诉你轻松解“秋乏”

admin 热点资讯评论15阅读模式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3月”,到了秋季,一直犯困,没精神,这是秋乏的表现。

不过,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由于夏天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气故易出现疲乏。

一直犯困,没精神?告诉你轻松解“秋乏”

另外,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则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感口干、咽干。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怎么样缓解秋乏,优乐礼物提醒各位花友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天天多睡一小时

夏天夜短昼长,很大一部分人培养了晚睡早起的习惯,秋天到来,这种习惯就应该注意调整了,晚上争取在十点半之前睡觉,由于十一点,也就是“子时”将来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开始降低,它们同样需要休息。

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特别是老年人最好培养午睡的习惯。当然,睡觉更不是越多越好,天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好。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可以让大脑的氧气变得充足,缓解脑疲劳,比方说太极拳、羽毛球、散步、慢跑、广场舞等,但运动量不适合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加重身体的疲劳。

常常待在室内的上班族可以常常伸伸懒腰,可以起到伸展腰部、活动筋骨、放松脊柱的用途,因为肢体的活动,也可以把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

培养好饮食习惯

坚持吃早餐,早餐吃得少,不可以为脑细胞提供能源,会使人精神不振,时间长了会出现倦怠无力,不可以精力充肺的学习和工作。

吃得过多很多血液流向消化道,脑供血会降低,大脑缺血缺氧,亦会引起秋乏症状。

少吃腥膻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富含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和红豆、绿豆、燕麦等。

三则食疗方推荐

1.鲜百合50克,猪脊骨500克。猪脊骨剁成小块,与百合同加水大火煮沸,去浮沫后用小火煮熟烂,加盐、味精调味即可,食脊骨饮汤。

效果:养阴润燥、清心安神,适应于咳嗽、痰黄或带血、失眠多梦等。

秋乏如何解决 中医告诉你轻松解“秋乏”

2.鲜藕1000克、生地黄250克、蜂蜜适量。鲜藕切块,与生地黄同入锅加水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煮,共3次,合并3次煎液,用小火熬至稠黏时加蜂蜜搅匀,至沸即可。每次半汤匙含化咽下,每天饭后服用。

效果:滋阴润燥,适应于大便燥结、口渴咽干、燥热心烦、自汗盗汗等。

3.雪梨或鸭梨500克,蜂蜜100克。将梨洗净去皮、核、柄,切片,加水煮至七成熟,加入蜂蜜搅拌,小火煮至熟透收汁,每天早晚各一汤匙。

效果:滋阴润燥、清心安神,适应于肺热肺燥、干咳无痰或痰黄黏稠、口渴咽干、酒后烦渴、心烦失眠等。

进行穴位按摩,适当进行穴位按摩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太阳穴

坐落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手指合拢,指尖轻轻按摩,局部微微感觉酸胀即可。

百会穴

坐落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

风池穴

坐落于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等于耳垂齐平地方。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摩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02-21 09:17: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youleliwu.com/3969.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