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品 解 读
由中国艺术宫策划举办的“儿童与图片——中国艺术宫儿童艺术教育作品”展览于2021年1月1日在41米的教育走廊正式与观众见面。展览共展出104件作品,分为涂鸦、快乐秘密、成长中的蝌蚪人、童心与神话、我与大师四个板块。通过探索这四个不同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儿童绘画从涂鸦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选择了《大师和我》的一些作品与观众分享。“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如何让他们长大后继续做艺人。”——巴勃罗毕加索。随着长大,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开始变得准确,有了初步的审美观念。他们希望自己能画得更写实,注重知识和技法的学习和应用,而临摹是创作绘画的基础。通过大师作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以新的视角和思维“发现美”、“创造美”,从而鼓励孩子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世界。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复制再创造过程中的感受。
《白牛》
(原文)朱利安杜普雷《白牛》油画1880
(文案)庄《白牛》油画棒2012
“原作创作于1880年,1890年被国家美术馆收藏。丰富的历史掩盖了它的美丽。我之所以选择这幅画,是因为画面上的光线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和谐的气氛抚平了我心中的浮躁,在整个城市的喧嚣中偷偷打开了‘静音’键;因为奶牛富有的眼睛,在挤奶女工和树荫下的另一个女人之间似乎有一种微妙的联系,这使我想到.
原著的震撼更是无法形容。画画的时候,带着一丝敬畏与崇拜,兴奋与激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画出作家的宁静与冷漠。所以土色调和白色成了我画面的主色调。希望表达一个自然风光。"
《安德烈热尔曼孩童肖像画》
(原文)卡罗斯杜兰《安德烈热尔曼孩童肖像画》
油画棒1888
(复印作品)张力文《安德烈热尔曼孩童肖像画》
油画棒2012
“在我看来,艺术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于画家对细节的细致刻画,或多或少地揭示了他内心的感受,从而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
的。而在这些画作中,最能完美地体现细节在艺术创作中重要性的,莫过于对人物肖像的描写。
在这些杰出的作品中,肖像画因此也是我特别钟爱的。我临摹了法国画家卡罗勒斯·杜兰的《安德烈热尔曼孩童肖像画》。画中,女孩明亮的双眼无形中如一块磁铁般吸引着我,对面部明暗的细致描绘也使人物更加栩栩如生。在我惊叹于画家对人物如此传神刻画的同时,我便一心想通过学习对细节的刻画来提高我的绘画水平。
通过几个小时的临摹,我进一步切身体会到细节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重要意义。当然,我也仔细回忆原作上微妙的细节并尽力将它呈现出来。
放下画板,尽管与大师画作还有不少的差距,无论所谓的成功与否,我都收获了,得到了平日里难以发觉的那份感悟,这才是最重要的。”
《贝多夫人和她的孩子》
(原作)卡罗勒斯·杜兰《贝多夫人和她的孩子》
油画 1897年
(临摹作品)唐贝嘉《贝多夫人和她的孩子》
色粉笔 2012年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亲眼观摩世界名画贝多夫人和她的孩子,我被画中妈妈迷人的眼睛,安详的神态,高贵的服饰,女儿漂亮的头发,儿子专注的眼神……深深折服。我也想用手中的画笔一一展现,可是单靠一只小小的粉笔,我怎么也表达不出人物脸部的阴暗变化,让他们具有立体感。还有妈妈天鹅绒的礼服,如何用粉笔去展示衣服的质感和褶皱,又让我伤透脑筋。还有人物的大小比例,动作的协调自然等等都让我苦思。”
《枫丹白露农村院子内部》
(原作)亚历山德拉·加布里埃尔·德坎普斯
《枫丹白露农村院子内部》油画 1844年
(临摹作品)杨臻霖《枫丹白露农村院子内部》
油画棒 2012年
“老师告诉我:这幅画要画出明暗的对比,颜色要细腻而大胆,整幅画还要有前、中、后几个分布。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开始先打草稿,然后再涂色……经过四个小时的努力后,我的画终于完成了!看着自己画的画,虽然非常稚嫩,但这是我向大师学习的第一步,所以仍然非常开心。大师们之所以能画出流传千古的好作品,是因为他们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与努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不断地向艺术之巅攀登!”
《拾穗者》
(原作)让·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1857年
(临摹作品)蒋雨芸《拾穗者》色粉笔 2012年
“尽管这是我第二次面对这些令人赞叹的艺术品了,可依旧令我感到震撼。它们属于我们已经触及不到的时代,那些曾经历过战争、创伤、毁灭和复兴的时代,多少曾怀有梦想和才华的艺术家诞生了,艺术家们把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他们所创造的时代,而我们总是能被这些艺术精品所感染,那是一种对美丽发自内心的崇拜。我无法一笔一划描摹那些大师诀别百年的时光,我也做不到,我能做的只有在流年暗淌中清出一片宁静之地,去品味属于他们的奇迹。”
《奥弗涅的纺纱牧羊女》
(原作)让·弗朗索瓦·米勒《奥弗涅的纺纱牧羊女》
油画 1869年
(临摹作品)陈乐心《奥弗涅的纺纱牧羊女》
色粉笔 2012年
“这次临摹是我人生中莫大荣幸,站在这些奥赛博物馆的顶级藏品前,细细观赏着这些艺术品,这种快乐和兴奋是只能亲身参与才能体验到的。
画中的女孩微微侧着头,太阳那暖暖的光线从后方照了过来,天空中大团的云朵被米勒描绘的柔和而又安详。女孩那帽檐下的脸上却又有那么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应属于她的忧伤,她手上的纺锤似乎象征了她那么繁忙的劳作。但米勒却使整幅画流露出一种温暖的感觉,细致入微。我在临摹时,为了使作品尽可能的与原画相符,使之色调柔和,我选用了油性彩色铅,尽可能的让笔触轻柔,不露痕迹。为了忠于原画,我把结构画准确,用心体会米勒富有诗意,细腻精致的作品。”
供稿:华怡、沈骅、王玙洋| 摄影:赵东阳 | 责任编辑:张昊翀
· 中华艺术宫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当前展览 ·
49米层展厅
江山如此多娇——馆藏陈列展
49米层6展厅
俞云阶馆藏精品展
41米层展厅
海上生明月——中华艺术宫藏华人美术名家捐赠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儿童与图画——中华艺术宫少儿美术教育作品展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地铁路线: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