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你们送的,统统都是月季
情人节送玫瑰,早已经成为惯例。本来就暴利的鲜花市场,到今天更是价格暴涨,身家翻倍。
不过姑娘们可得多留个心眼了,你收到的,基本都是月季。
▲ 图源:flikr.com
月季和玫瑰,都是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因为本来血缘很相近,普通人自然容易弄混。
而欧洲人不像我们一样分那么清楚,俗名一律称rose,就更不好分辨了。
中国植物志上的玫瑰,指的是学名Rosa Rugosa的这一种植物。
玫原本指美玉,瑰指宝石,有个词瑰丽,形容的像是宝石一样美丽。
据说因为玫瑰这种植物,果实像玉石一样漂亮,所以就给它送了这么一个别致的名字。
▲ 真·玫瑰
图源:futureforests.ie
▲ 真·玫瑰的果实
图源:plants.connon.ca
这种玫瑰,和我们在花店里买的“玫瑰”并不是同一种植物。
它刺超级多,味道很浓,重瓣的看起来有些像牡丹,但它是一年只开一次花。
▲ 真·重瓣玫瑰
图源:Gardenia.net
欧洲原本只有玫瑰和蔷薇,而月季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植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月都能开花,因此得名。
这种原产于中国的月季花,叫传统月季(Rosa Chinensis),这个拉丁名是不是有点熟悉?它的词源就是“中国的”。
▲ 传统月季,可以想象当年欧洲人第一次见到一定觉得很震撼
图源:wikipedia.org
蔷薇(Rosa Multiflora)则不太容易被搞混,熟悉英文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它学名里有multi-这个词头,说明它最大的特色是有很多个花头。
高级香水里经常用的大马士革玫瑰,其实也是蔷薇(也有把它归类在玫瑰里的)。
▲ 真·蔷薇
图源:extension.unh.edu
现在花店里卖的“玫瑰”,其实是现代月季(Rosa Hybrida),学名是杂交的意思。
传统月季从中国传到欧洲后,园艺师们把它和蔷薇科其它的植物进行杂交,培育出全新的花型和颜色,已经与传统的月季或者玫瑰有了很大的区别。
在1867年,法国园艺师第一次通过杂交得到每月开花的香水月季,以此为分界线,在这个时间点之后栽培出来的品种,就都叫现代月季了。
▲ 最经典最常见的香水月季,也叫杂交茶香月季(Hybrid tea rose)
图源:Jackson & Perkins
这种园艺品种,全年可以开花,颜色丰富,花型大朵,非常适合人工栽培作为切花。
将花朵倒挂起来阴干,就可以变成漂亮的干花,比起鲜花有着不一样的美感,摆在家里也不再需要换水、不需要担心凋谢,比假花来得格调更高。
▲ 现代月季、山胡椒、尤加利叶做的干花花环
图源:threedogsinagardenathome.blogspot.com
包括盆栽里的藤本月季、灌木月季,只要是1867年之后的新品种,都算做现代月季。
但因为玫瑰的名字好听,所以商家就把现代月季的新鲜切花都叫做“玫瑰”,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约定俗成。
真正的月季、玫瑰、蔷薇具体怎么区分呢?
可以看花的大小。月季花最大,蔷薇花最小。
玫瑰和蔷薇都有香味,而月季可能就只是一股新鲜的植物汁液的味道。
玫瑰的刺很多,很细,并且是从枝干里长出来的,很难去掉;月季的刺少一些,只长在皮上,很容易去掉。蔷薇的刺则是比月季的更小一些。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看叶子。玫瑰学名里的Rugosa,指的就是它叶片的皱纹。
▲ 现代月季
图源:plantsrescue.com
▲ 蔷薇
图源:eddmaps.org
▲ 真·红玫瑰与白玫瑰
图源:tepermaculture.blogspot.com
我们泡茶喝的玫瑰,有的是月季,有的是真·玫瑰。
现代月季本身有经过人为的挑选和栽培,花型和颜色越来越多变、也比传统花型更漂亮。
这方面欧洲人做得很有经验,因此进口鲜花更好看,价格也更贵。
相比起来,国产的现代月季品相可能略逊,要么就是人工染色做成“蓝色妖姬”,看得多了容易腻,也就显得俗气了。
▲ David Austin公司培育的现代月季品种“Emily Bronte”
图源:davidaustinroses.co.uk
情人节和送玫瑰的习俗都是从西方来的,而西方本来指的也就是现代月季。
不过既然都叫rose,那我们管它究竟到底是月季还是玫瑰还是蔷薇呢。
男士们大可以找一束最便宜的买,实在不行,花鸟市场买一盆新鲜的,也不是不行。
女士们其实很开明的,反正就算送的是小雏菊,也肯定照收不误。
▲ 图源:见水印
要实在买不起,按我们中国人的方式,还可以送芍药。
诗经里面说“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大朵又便宜芍药,15块一大把,只不过是要再过那么两个月了。
▲ 图源:countryliving.com
本文重点讲:七夕祝福语送朋友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