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啊,这个年纪,真是个让人摸不透的小家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送礼物这事儿,一个不留神,可能就踩雷,也可能就送到心坎儿里去。不像七八岁,给个变形金刚或者洋娃娃就乐开了花;也不像十四五,闷头研究手机或者追星追得天昏地暗。十一岁,他们站在一个奇怪的夹缝里,一只脚还在童年的泥地里蹭蹭,另一只脚已经开始试探性地迈向那个叫做“青少年”的、有点酷又有点危险的地带。
所以,送十一岁的礼物,得有点儿策略,有点儿琢磨。别指望有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宇宙,得看你面对的是哪个小宇宙。

我有个表弟,刚过十一岁生日。去年送他个挺贵的遥控飞机,玩了没三天就扔一边了,吃灰到现在。今年学乖了,先去跟他妈打听,又悄悄跟他聊了两句——当然,得装作漫不经心地聊,这帮孩子精着呢,你目的性太强,他们反而跟你打太极。聊下来发现,他对那种动手动脑的东西特别来劲儿。不是搭乐高那种纯按说明书来的,他喜欢自己创造、自己组装。于是,我给他买了一套电子积木,那种可以自己编程控制小马达、小传感器的那种。嘿,你猜怎么着?那天拿给他,他眼睛都亮了,晚饭都没好好吃,一头扎进去,捣鼓到睡觉前还不肯撒手。看着他小脸儿上那种成功点亮一个LED灯泡的成就感,我就知道,这回算是送对了。
你看,这就不只是一个“玩具”那么简单了。它触碰到了孩子内心深处那种探索欲和创造欲。这个年纪,他们开始对世界运行的原理感到好奇,对那些能发出声响、会动起来的东西充满兴趣。所以,类似科学实验套装、简易编程工具、模型拼装(但得是那种有一定复杂度,不是两三下就完事的)都可能是不错的选择。甚至一套高质量的绘画工具或者粘土雕塑材料,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这方面的倾向,都能激发他们内心的小宇宙。
当然,也别忘了这个年纪的社交需求。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自己独特的小秘密和黑话。那些能让他们融入集体的礼物,有时比什么都重要。比如,如果他的朋友们都在玩某个特定的桌游或者卡牌游戏,一套正版的、他正好缺的那个系列,简直能让他走路都带风。再或者,一件印着他喜欢的动漫或游戏角色的潮T,一双最新款的运动鞋(如果他们正好喜欢某个运动的话),这些“装备”在他们的世界里,是通行证,是身份的象征。别小看这些,对他们来说,这可是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大事儿。
说起运动,这也是十一岁孩子非常需要释放能量的方式。一辆自行车,一套轮滑鞋和全套护具,一个质量好的篮球或者足球,再或者去体验一次攀岩、游泳课程。这些不仅是礼物,更是引导他们走出房间,去感受阳光和汗水。我有个朋友的女儿,以前有点内向,生日送了她一套花样滑冰的装备,一开始别别扭扭的,后来去练,发现自己在冰上挺有天赋,现在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自信多了。所以,运动装备或者运动体验课,如果对路子,效果拔群。
然后是电子产品。这个,唉,真是又爱又恨。现在哪个孩子能离得开屏幕?但送纯粹用来玩游戏的平板或者手机,我个人是有点保留的。如果送,不如送一些功能更偏向于学习或创造的。比如一个带手写笔的平板,可以用来做笔记、画画;或者一台入门级的相机,鼓励他们去记录生活,发现美。如果家庭允许,一台能运行一些入门级编程软件或者设计软件的笔记本电脑,配上一些寓教于乐的软件,也许能把他们的“触网”时间引导到更有意义的方向。但前提是,得有家长引导和限制,不能变成放纵的工具。
书籍呢?当然是永恒的礼物。但给十一岁的孩子选书,可不是随便抓一本畅销书或者名著就完事儿。得仔细观察他们最近对什么感兴趣。是神秘的侦探小说?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是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还是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奇幻故事?或者关于动物、宇宙、科学的科普读物?甚至是一些轻松幽默的漫画书,只要内容健康有趣,能让他们愿意打开书页,就是好的。别强求他们读“大部头”,培养兴趣是第一步。我记得我十一岁那会儿,迷上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一口气把《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都啃完了,那种阅读的快感至今难忘。所以,给他们一个能沉浸进去的阅读世界,这礼物可太高级了。
再比如,一些能满足他们小小的独立性和隐私感的东西。一个带锁的日记本,一个可以自己整理收纳的小柜子,甚至是一张属于自己的小书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和小空间意识,尊重他们的这种需求,送一些能帮助他们建立自己小世界的物品,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最后,别忘了体验类的礼物。去看一场他们喜欢的演唱会或舞台剧(如果有适合年龄的),去参加一个夏令营或者兴趣班的短期体验,去一个他们一直想去的博物馆或游乐园。这些共同的经历,或者让他们接触到更广阔世界的机会,往往能在他们心里留下比物质礼物更深刻的印记。那份一起度过的亲子时光,或者让他们开阔视野的机会,多少钱都买不来。
说到底,给十一岁孩子选礼物,就像是猜一个正在快速变化的谜语。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用心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去看看他们发呆时在想什么,去听听他们和小伙伴聊天时在说什么,去感受他们对什么东西表现出由衷的喜爱或者强烈的反感。礼物本身或许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份礼物能否触动他们心中那根正在发育的弦,能否支持他们探索这个世界和他们自己。这需要一点耐心,一点细心,还有一点点回到自己十一岁时的同理心。有时候,最棒的礼物,可能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理解的话,或者一段高质量的陪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