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孩子送什么礼物?唉,这问题,听着就有点儿心累,是不是?不是生日,不是过节,就是普普通通的大白天。可偏偏,这一天天的,才是他们真正长大、真正玩耍、真正学习、真正和世界打交道的时候啊。那些特殊日子里的礼物,往往更隆重、更“大件”,有时候更像是仪式感,收了就收了,新鲜劲儿过了可能就束之高阁。但白天的礼物,得是能融进生活的,得是能滋养他们的,得是让他们的小脑袋瓜和身体都能动起来的。
我总觉得,给孩子的白天礼物,不在于多贵重,而在于它能激发出孩子内在的什么。是好奇心?是创造欲?是那种傻乎乎的快乐,还是静下心来专注的力量?选礼物,其实是在选一种让孩子体验世界的方式。

先说动起来的。现在的小孩啊,楼上楼下跑跑跳跳的机会越来越少。给他们点儿能撒欢儿的东西吧。一个球就挺好,别小瞧了,踢、扔、拍,能玩出百样花样,在户外追着球跑,那小脸晒得红扑扑的,多健康。或者一根结实的跳绳,从单跳到双人跳,甚至变着花样跳,考验身体协调性,也练耐力。如果家附近有安全的地方,一辆合适的自行车或者滑板车,打开的是一片更大的探索空间。这些东西,不是摆设,是真的要用汗水去浇灌的。
然后是能让他们安静下来,或者说,沉浸进去的。阅读当然是首选,一套好的绘本,能带着孩子飞到任何地方。不是那些花里胡哨功能一堆的点读笔绘本,就简单的纸质书,字儿可以不认全,但画面、故事、大人读时的语气,都能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他们自己翻、自己看图编故事,培养的是想象力,更是对书本的亲近感。除了书,积木简直是永恒的经典。乐高也好,木头积木也罢,甚至就是几个纸箱子,都能搭出他们心里的世界。看着一堆零散的东西在他们手里慢慢成形,那种创造力的火花,比什么都耀眼。拼图、串珠子、简单的手工材料包,这些都需要孩子专注投入,一点一点完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别忘了手工啊!画画的材料——蜡笔、彩笔、水彩,不怕脏就玩颜料,一张白纸就能让他们把心里的色彩倒出来。橡皮泥、超轻黏土,捏个小动物、做个小饭团,手捏来捏去,对精细动作的发展特别好。这些动手的东西,重要的不是成品多完美,而是他们享受那个捏、揉、涂、剪的过程,那份自由自在的创造力释放。有时候给他们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材料,比如旧报纸、纸筒、布头,看看他们能“变”出什么,常常有惊喜!
现在很多家长焦虑学习,想给孩子买各种早教机、识字卡。其实白天的学习,可以渗透在玩耍里。一套简单的实验玩具,比如能自己组装的小车,看看它是怎么动的;或者一个小的种植工具包,观察一颗种子怎么发芽、长大,这就是最初的探索和自然教育。一个地球仪,指着地图讲讲不同的国家和动物,或者一套关于天气、关于动物的科普读物,都是在满足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这些礼物,不生硬,不枯燥,让学习变得有意思。
说到实用性,虽然给孩子送礼不是奔着实用去,但有些东西融合得很好。比如一套好用的画笔,一个结实的书包(哪怕只是在家装装他的“宝贝”),一双舒适的户外鞋。这些东西,让孩子在日常活动中更方便、更舒服。还有,别忘了让他们接触自然的工具,一个简易的望远镜看看远处的鸟,一个放大镜观察地上爬的小虫子,甚至一个漂亮的小桶和铲子,去沙坑或者泥地里挖挖找找。这些朴素的物件,开启的是一扇通往大自然的门。
但说到底,所有这些实体礼物,都比不上一样东西——陪伴。你陪他一起搭积木,虽然搭得歪歪扭扭;你陪她一起画画,就算你画得像鬼;你陪他们一起在户外追跑,哪怕你气喘吁吁。你专注地看着他们玩,认真地听他们讲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故事,和他们一起为一个小小的进步喝彩。这份时间的投入,这份全身心的陪伴,是任何物质礼物都替代不了的。有时候,一个约定好的,只属于你们的“玩耍时间”,就是最好的白天礼物。
所以,给孩子选白天的礼物,放轻松点儿。少一点“别人家孩子有什么”,多一点“我的孩子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他是不是个小小的“破坏王”,喜欢拆东西?也许一套工具玩具更合适。她是不是特别喜欢小动物?一本关于动物的绘本或者一套动物模型可能让她爱不释手。仔细观察你的孩子,他们会告诉你答案。有时候,甚至什么都不买,只是带他们去公园疯跑一个下午,去郊外看看真实的麦田,或者窝在沙发里一起读一本厚厚的书,这份共同度过的时光,才是最有血有肉、最有温度的礼物。它们滋养的,是孩子的当下,更是他带着爱和探索精神走向未来的底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