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那个日子了。
那个让无数女儿抓耳挠腮,在购物车里反复横跳的日子——父亲节,或者,他生日。

说真的,给妈送礼物,思路总是清晰的。一束花,一套护肤品,一件新衣服,一条丝巾……总能送到心坎里去。可是一到我爸这儿,就卡壳。
我曾经也是“送礼流水线”上的一员。领带?他上班早就不需要天天穿正装了,衣柜里我送的那几条,崭新得像昨天刚买的。皮带?他腰上那条旧的,用了快十年,皮子都磨出了温润的光泽,他说用惯了,新的硬。剃须刀?年年送,最新款的、三刀头的、带自动清洗功能的……他倒是在用,可总觉得,这礼物里缺了点什么。缺了点……灵魂。
直到有一次,我回家,无意中看到他书房里那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积了薄薄一层灰的木盒,里面静静躺着一套刻刀,还有几块没刻完的印石。我猛地想起来,我爸年轻的时候,是痴迷篆刻的。他的签名,龙飞凤凤舞,带着一股子金石气。是我,是我们,这个家,让他把这点“不当吃不当喝”的爱好,给磨没了。
那一刻,我好像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我们总是在想“父亲需要什么”,却很少去想,“我爸,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习惯了他像一座山,沉默,坚实,永远在那里,风吹雨打都替我们扛着,却忘了山也会有风化的一天,山顶的石头也会松动,也渴望被看见,被抚摸。
真的,太久了。我们只记得他是“父亲”,却忘了他首先是“他自己”。
所以,女儿送父亲什么礼物好?我的答案是,送一份“看见”。这份“看见”,可以有很多种载体。
第一种,是看见他的“不便”与“嘴硬”。
我爸,典型的中国式父亲。颈椎不好,腰也不好,晚上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你问他,他永远摆摆手:“没事,老毛病了。” 你给他买个按摩仪,他一边说“浪费钱”,一边在你走后,自己偷偷研究怎么用。
所以,别问他需要什么,要去观察。
是不是可以换一个好点的枕头?一个能真正托住他颈椎,让他一夜好眠的乳胶枕。
他总说看不清手机上的字,是不是可以送一个大屏的、操作极其简单的老人机?或者,干脆花一个下午的时间,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地,把他现在用的智能手机里字体调到最大,图标设置成最简洁的模式,教会他怎么用微信视频,怎么刷那些他爱看的短视频。这份耐心,比任何实体礼物都珍贵。
他血压高,总忘了按时吃药、按时测量。那就送一个能自动记录、还能同步数据到我手机APP上的智能血压仪。这样,即使我不在他身边,也能远程“监督”他。这份礼物,藏着的是一份不言而喻的惦记。
这些东西,指向的都是他身体的“不便”,和他从不宣之于口的“逞强”。你送的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份细致入微的体贴。告诉他:爸,你的辛苦,我看见了。
第二种,是看见他的“过去”与“热爱”。
就像我看到的那盒刻刀。每个父亲,在成为“父亲”之前,都是个鲜衣怒马的少年。他或许也曾有过自己的梦想和热爱,只是后来,被生活的柴米油盐磨成了“责任”二字。
去翻翻老相册,问问我妈,我奶奶。我爸年轻时最爱做什么?
他是不是曾经是个“文艺青年”,喜欢摆弄相机?那就送他一个轻便的微单,再给他报个老年大学的摄影班。让他重新拾起镜头,去拍清晨的露珠,去拍公园里下棋的老头,去拍他眼中老伴最美的样子。
他是不是曾经无钓不欢,一坐就是一下午?那就送他一套专业的钓具,一个舒服的折叠马扎,再陪他去一次鱼塘。你甚至不用懂钓鱼,只要静静地坐在他身边,听他吹吹牛,说说当年的“战绩”,就足够了。
他是不是写得一手好字,曾经是我们院里写春联的“御用大师”?那就送他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一方好砚,一支好笔,一刀上好的宣纸。当墨香重新在房间里弥漫开来,被他找回的,可能不只是一项技能,更是那份属于自己的,不被打扰的宁静和专属感。
这份礼物,是帮他找回那个被他藏起来的“自己”。你在告诉他:爸,我不仅爱你作为父亲的身份,我更爱你作为独立的、闪闪发光的那个“人”。
第三种,也是最奢侈的一种,是看见他的“当下”与“孤独”。
我们长大了,飞走了,家里就剩下他和妈,甚至有时候,只有他一个人。他的世界,可能在慢慢变小。小到只剩下阳台那几盆花,电视里循环播放的抗战剧,和一日三餐。
所以,最好的礼物,永远是陪伴。
别再说“等我过几天不忙了就……”,就把“过几天”变成“今天”。
策划一次只有你和他的短途旅行。不用去多远的名山大川,就去邻市的一个古镇,或者一个湿地公园。住一晚,爷俩喝点小酒,聊聊天。聊的不是你的工作压力,不是他的身体状况,而是像朋友一样,聊聊过去,聊聊现在,甚至可以聊聊他对未来的想象。你会发现,你可能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你的父亲。
或者,就认真地为他做一顿饭。从买菜开始,问他喜欢吃什么,怎么做,让他“指点江山”。饭桌上,不开电视,不看手机,就专心致志地,听他把一个故事,颠来倒去地讲上三遍。这份专注,就是最高级的尊重。
再或者,带他去体验一次“你的世界”。带他去看一场IMAX电影,感受那种震撼的视听效果;带他去吃一次他没吃过的异国料理,看他一边新奇又一边吐槽的可爱样子;带他去你常去的咖啡馆,告诉他你每天都在为什么而奋斗。
这份礼物,是在拉近两个世界的距离。你在告诉他:爸,我的世界,永远为你敞开大门。你不是被时代抛下的人,你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参与者。
说到底,送什么,真的没有标准答案。你月入三千,送一双舒服的运动鞋,让他多出去走走,是爱;你月入三万,带他去做一次全面的体检,是爱。
关键不在于价格,而在于那份独一无二的“用心”。
用心去观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当你真正开始思考“我爸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时,答案,其实早就藏在了你们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那个礼物,应该是你对他无声的告白,是你穿越岁月,去拥抱那个有点笨拙、有点固执、却用尽全力爱你的男人。
它应该能让他在某个瞬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里想着:“嘿,这丫头,还真懂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