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这个头疼的时候。每次回越南,或者有越南朋友来,那个终极难题就跟鬼魅似的缠着我:到底送什么礼物?
真的,头大。

别跟我提那些机场免税店里随手抓的、印着“我爱XX”的T恤或者钥匙扣。也别提那些你觉得“很有中国特色”的大红大绿的摆件。我跟你说,我踩过的雷,比胡志明市的摩托车还多。
我刚认识我太太那会儿,第一次去她家,自作聪明地带了一个巨大无比的中国结,上面还镶着金粉,自以为特喜庆,特有“文化交流”的范儿。结果呢?她爸妈接过去的时候,那个表情,我至今都记得,是一种混合了礼貌、困惑和“这玩意儿我该往哪儿搁”的复杂神情。你想想,你千里迢迢背过去一个巨大的、上面印着“福”字的中国结,人家挂也不是,不挂也不是,最后很可能就在某个角落里吃灰,这份情谊,也就跟着一起吃灰了。
所以,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送越南人礼物,到底有什么门道。忘掉那些旅游纪念品的陈词滥调吧,听我这个“半个越南女婿”给你掏心窝子的话。
核心就两个字,不,应该是越南语里的一个词:Tâm。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大概是“心”或者“用心”,但又不完全是。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贴的、周到的诚意。你的礼物,要能让他们感觉到这份Tâm。而这份Tâm,往往体现在另一个关键词上:实用。
没错,越南人的骨子里,刻着两个字:实用。你送的东西,最好是他们能用上、能吃掉、能穿上,能实实在在改善他们生活一小部分的。虚头巴脑的东西,真的,省省吧。
咱们分门别类,具体聊。
送长辈(岳父岳母、叔叔阿姨这一辈):关键词是健康和尊重
这一辈人,经历了越南最艰难的时期,对物质有一种天生的珍惜。你送的礼物,要让他们觉得“这孩子懂事,会心疼人”。
-
品质好的保健品和滋补品 :别买那些天花乱坠的。就买点实实在在的,比如好的人参、灵芝片、品质上乘的枸杞或者红枣。重点是 品牌 要硬,包装要拿得出手。他们不一定自己舍得买,但你送过去,这就是一份沉甸甸的孝心。我给我岳父带过几次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他嘴上说“哎呀这么贵”,但每次有朋友来,都拿出来显摆。这就是 面子 ,也是里子。
-
智能按摩设备 :这个简直是王炸。一个好用的颈椎按摩仪,或者一个能加热的足浴盆。越南天气湿热,很多人都有点风湿骨痛的毛病。你想想那个画面:晚饭后,老人家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用你送的按摩仪放松,嘴里念叨着“这个好,这个舒服”,你这礼物就算送到心坎里了。记住,一定要买操作简单的,别整那些需要连APP、研究半天说明书的,那不是送礼,是给人家添堵。
-
来自你家乡的顶级特产(吃的!) :划重点, 顶级 。比如你是云南的,就带最好的野生菌干货;你是福建的,就带顶级的武夷山大红袍。这不是普通的土特产,这是带着你家乡风土人情的问候。我岳母就对我老家产的一种特殊香菇念念不忘,每次回去,这都是必带项。食物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桥梁,这话一点不假。
送同辈(太太、朋友、兄弟姐妹):关键词是品味和“懂我”
这一辈,是越南经济起飞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接触的信息更多元,眼光也更挑剔。送他们的礼物,得有点“小资情调”和“国际视野”。
-
护肤品和彩妆,永远的硬通货 :越南,尤其是南方的女孩子,对护肤的执念超乎你想象。出门可以不吃饭,不能不涂防晒霜。所以,送她们护肤品,基本不会错。但这里面学问大了。首先, 品牌 !日韩系的品牌,比如资生堂、SK-II、雪花秀、Whoo后,在越南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欧美系的,像兰蔻、雅诗兰黛也广受欢迎。你得提前做功课,旁敲侧击地问问她/他(没错,很多精致的越南男生也护肤)在用什么牌子,喜欢什么功效(美白是永恒的主题)。千万别在不熟悉的渠道乱买,买到假货,那比送中国结还灾难。
-
小型数码产品 :不是让你送手机、送电脑,那个太重了。而是那些能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小东西。一个设计感很好的蓝牙音箱,一个续航能力超强的知名品牌充电宝,一副降噪效果出色的耳机。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可能犹豫着没下手,你送了,正好。这体现的是你对他们生活品质的 关怀 。
-
轻奢品牌的配饰 :一条质感好的丝巾、一个设计简约的卡包、一副时尚的太阳镜。不需要是顶级大牌,但一定要有设计感和 品牌辨识度 。越南年轻人现在非常看重个人形象的打造,一份有品位的配饰,能让他们在社交场合加分不少。
送小孩子:关键词是新奇和品质
给小孩子的礼物相对简单,但同样不能敷衍。
-
益智类玩具 :乐高这类拼插玩具,或者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科学实验盒子,永远是受欢迎的。这会让他们的父母觉得你不仅是在逗孩子开心,更是在为孩子的成长 投资 。
-
有品质的童装 :设计好看、面料舒服的衣服。但要注意,越南南北温差大,送之前最好了解一下当地的气候。别在常年三十多度的胡志明市送一件羽绒服,那就搞笑了。
绝对不能碰的雷区(敲黑板!)
说完了送什么,再说说千万别送什么。这些不是我瞎编的,是文化里的禁忌,是血泪教训。
- 钟表 :中文里“送钟”谐音“送终”,越南语里虽然不这么说,但受华人文化影响很深,这个忌讳是共通的。别去触这个霉头。
- 手帕/毛巾 :这是葬礼上送给吊唁者的物品,用来擦眼泪的。所以,再好看的手帕都别送。
- 尖锐物品 :刀、剪子之类的,有“一刀两断”的寓意,会破坏关系。
- 白色的东西 :尤其是在礼物包装上,避免大面积使用白色。白色在越南文化里和丧事有关。红色和黄色是永远安全的选择。
- 数量“4” :和中国一样,他们也忌讳数字4,因为发音听起来像“死”。
说了这么多,其实归根结底,送礼物这件事,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最好的礼物,永远是你花时间去了解对方、观察对方生活后,做出的那个最贴心的选择。
它可能不贵,但当你的越南朋友打开礼物时,眼睛里闪着光,说出一句“Trời ơi, sao bạn biết mình thích cái này?”(天啊,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那一刻,所有的纠结和烦恼,就都值了。
这礼物,送的不是东西,是心。是跨越语言和国界的,那一份温暖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情味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