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里,父母们争相给孩子送这样或那样的礼物,其中压岁钱、玩具和零食是典型的代表。但调查显示,事实上,孩子们真正需要的礼物不是这些.
以下10件事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1
临睡前的一个拥抱
睡觉前给孩子一个拥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拍拍自己的肩膀;当孩子受委屈时,他们热情地拥抱;当孩子们回家时,他们互相问候;还有一个表达“爸爸妈妈爱你”。
几十个孩子表达自己想要爱的方式。也有小朋友问:“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在一起,不能一起爱我?”
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注重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不愿意表达对孩子的爱。然而,孩子需要父母说出他们的爱。
另一方面,近年来的高离婚率导致许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情。父母应该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享受完整爱情的机会。
2
尊重孩子的个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美少女是父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是否喜欢父母设计的“包装”并不重要。有些父母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做比较。有些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而不是当众表扬。
超过80%的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不满意,孩子也很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专家建议:为你的孩子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的衣服,让你的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3
爸爸妈妈的尊重
当孩子的秘密作为笑话告诉别人时,父母通常不能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适当及时的表扬,而是总是不分场合地批评和嘲笑孩子的错误。
在专家建议:,孩子们的自尊是由父母对他们的尊重培养起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把孩子视为独一无二的,允许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为他事事做主,伸出大拇指而不是食指。
4
言传身教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以父母为榜样。
专家建议:的父母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在看着你,所以你必须非常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这
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5
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告诉他们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的道理,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不能是生硬的。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6
多陪孩子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
专家建议: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
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能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7
给孩子一个小伙伴
孩子需要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学会妥协、共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和责任心等等。
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
8
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大部分父母总会注意培养孩子讲卫生、爱读书等习惯,而自己却不能践行这样的习惯,和孩子一起养成你想要他养成的好习惯,让孩子不是孤单前行。
专家建议:保持你的好习惯。
9
给孩子一个可达到的目标
孩子没出生就开始胎教,孩子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目标也一个个地增多,学习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长拔苗助长。他们说:“我们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专家建议: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10
和孩子一起笑起来
“我们的父母太严肃,太没有幽默感。”这就是很多孩子觉得影视剧里的父母很出色的原因。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专家建议:中国的传统使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严,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
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孩子把自己的人生之路走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和童年时家长给的教育、生活环境有关。
孩子的处事方式、待人态度往往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的。愿每一位家长都能和孩子一起长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