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给老外送礼物,送啥好?我说啊,这可不是简简单单买个东西的事儿,里头门道多着呢。要我说,老外喜欢中国的礼物,喜欢的是那股子味儿,那股子中国味儿。真不是吹的,他们喜欢的是那种能让他们摸得着、看得见、甚至闻得到的,属于这片土地的东西。
你想啊,茶叶。这玩意儿在我们这儿太平常了,开门七件事嘛。可到了他们那儿,尤其那些真懂点儿、或者想懂点儿的,那一小盒好茶,比如明前龙井啊,说西湖边的故事;武夷岩茶啊,讲山石的韵味;陈年普洱啊,讲时间沉淀的味道——那简直了!不是超市里那种茶包,是那种能泡开来看叶子在水里慢慢舒展,闻得到不同层次的清香,喝下去从舌尖暖到胃里的。送一套精致的茶具,配上点儿好茶叶,比如紫砂壶啊,或者白瓷盖碗,绝了。他们拿到手,会小心翼翼的,那珍惜劲儿,看着就明白这份礼送对了,送的是份儿文化,是份儿雅致的生活方式。很多老外喝惯了咖啡或者红茶,头一次接触到这种泡法和味道,就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似的。他们会特好奇地问:“这个茶有什么讲究啊?”这时候,你就可以给他讲讲茶道,讲讲不同茶叶的故事,这礼物就不单是个东西了,是段体验,是段文化交流。

还有丝绸,我的天!摸过吗?那种滑溜溜、软绵绵、带着低调又高级光泽的手感,别说老外了,我自己都爱不释手。一条印着水墨画或者传统纹样的丝巾,或者一方刺绣手帕,甚至是小小的丝绸荷包、真丝眼罩,那感觉完全不一样。特别是苏绣啥的,一针一线手工绣出来的,那精细程度,很多老外根本没见过,简直惊为天人。他们觉得这玩意儿太神奇了,太精美了,简直是艺术品。送女性朋友一条漂亮的丝巾,看她围在脖子上那股子既柔美又带着东方风情的韵味,你就知道,这份柔软,带着中国的底蕴,太迷人了。而且丝巾这东西,不分尺码,又实用,谁不喜欢呢?
再说说瓷器吧。景德镇啊,德化啊,或者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陶瓷小摆件、茶杯啥的。也不是非要送多贵的古董啊,就那种带着青花、粉彩纹饰的茶杯、小碟子,或者一套画着山水或者花鸟的功夫茶杯,小小的,拿在手里温润得很。很多老外对这种“易碎的艺术”特别着迷,觉得小心翼翼使用它们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他们会好奇地研究上面的纹路,问这画的是什么故事。送对喜欢喝咖啡或者红茶的老外,一个带有中国元素的瓷马克杯或者茶壶,让他们 everyday use(日常使用),每次用都想到你,想到中国,这心意不就到了吗?而且中国的瓷器,那种温润的质感,是很多其他材质没法比的。
像什么剪纸啊,一张红纸剪出个活灵活现的世界;内画壶啊,那么小的瓶子里面用特制的笔画出大千世界,简直是鬼斧神工;还有那些木雕、泥人、面塑、京剧脸谱的小玩意儿,都特别受欢迎。这些东西呢,通常体积不大,方便携带,而且每一样都凝结着匠人的心血,带着浓浓的地域色彩。摆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特别吸睛,能成为他们跟朋友聊天时的谈资,“你看,这是我中国朋友送的,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厉害了!”那种自豪感,不光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他们喜欢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工的痕迹,觉得这比机器批量生产的东西有温度,有故事。
如果对方对艺术有点儿兴趣,或者你预算稍微高一点点,一副小尺寸的书法或者国画也是极好的。不用多大师,就是那种写得有风骨的汉字,或者几笔写意的山水花鸟。装裱一下,挂在墙上,瞬间提升家居或者办公室的文化品味。他们不一定能读懂字的意思,但那种线条的韵律、墨色的变化,那种留白制造的意境,是能跨越语言直抵人心的。这送的就不仅仅是画,是东方美学,是种哲学。我有个德国朋友,收到我送的一幅写着“静”字的小幅书法,他虽然不认识,但特别喜欢那个字的造型和写法的力度,他说看着那个字,心就感觉能平静下来。你看,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哎,差点忘了,刻个印章!用他们的英文名字或者中文译名,找个师傅刻一方石头印章,再配上印泥。这玩意儿太特别了!他们看着自己的名字变成方块字刻在石头上,再蘸上红色的印泥,“啪”地一下印出来,那种感觉好奇妙。这是完全个性化的礼物,带着他们的专属烙印。收到这个,保证他们会玩儿半天,到处盖章,简直是“私人定制”的文化体验。而且这东西小巧,好携带,又有仪式感,绝对是个让人记住你的礼物。
当然啦,也不是非得高大上。有时候,一些很接地气的小东西反而更受欢迎。比如,印着可爱熊猫或者中国传统纹样的帆布袋,有特色的筷子套装(最好配个好看的筷子架),带有中国元素的书签,精美的红包,或者是一些包装特别有中国特色的糖果、点心(不过这个得看对方口味)。这些东西,价格不贵,但实用,而且能无声无息地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每次使用都能提醒他们中国的存在,中国的友善。我送过一套那种画着龙纹的筷子套装给一个美国朋友,他高兴坏了,说以前只在餐厅见过筷子,现在自己有一套这么漂亮的,回家天天练用筷子夹花生米!这种小小的快乐,不就是送礼的意义嘛。
为啥这些东西他们那么爱?你想啊,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个既古老又现代、充满神秘感的地方。这些礼物,就像一扇小窗户,让他们得以窥见这个古老文明的一角。它们带着手工的温度,跟他们那边流水线出来的东西不一样;它们背后有故事,有历史沉淀,不像那些快消品;它们独特,拿到手上不会跟别人的撞款。说白了,他们很多人在自己国家很难买到这些东西,或者买到的,也差点儿意思,是那种批量生产的旅游纪念品的感觉。你送的,是带着人情味儿、带着远方气息的“真家伙”,是浓缩了中国特色和文化符号的精华。而且很多这些传统工艺品,本身就是艺术品,摆在那里就特别好看,能成为家里或者办公室的点睛之笔。
所以啊,给老外挑礼物,记住一点:别怕“土”,要怕没味儿。那种带着中国符号、凝结着传统智慧、手工艺的温度、或者干脆就是很东方美学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他们。重要的不是礼物的价格,是里头装的心意,是它所承载的那个中国故事。是那种让他们带回国,每次看到,都能想起在中国的那段经历,想起你这个朋友,想起那个充满魅力和惊喜的中国。
下次再有人问我,给老外送啥?我还会这么说,送点儿有根儿的东西,送点儿能让他们摸得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中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