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一个多尴尬的年纪。
你说她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小奶娃吧,她已经有自己的小脾气、小主意了,会指着粉色的小裙子“嗯嗯嗯”地表示非它不可;你说她是个大孩子吧,话还说不利索呢,逻辑基本等于没有,前一秒哭着要妈妈,后一秒看到小狗就能破涕为笑。

给这么一个“半成品”人类幼崽送生日礼物?简直是世界级难题。商场里那些琳琅满目的玩具,导购员嘴里天花乱坠的“早教益智”,常常让我们这些成年人迷失方向,一不小心就踩坑,花了大价钱买回个大家伙,新鲜劲儿不出三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剩下在角落里吃灰的命运。
所以,到底送什么,才能送到这个小人儿的心坎里,同时又不让当爹妈的感觉“这钱花得真冤”?我作为一个围观并亲身参与了数个两岁宝宝成长过程的“过来人”,想聊聊我的看法。这不叫攻略,顶多算是一些掏心窝子的大实话。
首先,请务-必-绕-开那些巨大占地玩具。
我知道,我知道,那个一人高的豪华厨房玩具,那个能坐进去开的粉色小跑车,在生日派对上拿出来,绝对是全场瞩目的焦点,宝宝尖叫,大人夸赞,送礼的人倍儿有面子。
但是,相信我,这面子是短暂的。两岁的孩子,专注力是按秒计算的。她可能会饶有兴致地“炒”上十分钟菜,“开”上五分钟车,然后就去抠墙皮、追小猫、研究自己的脚趾头了。而那个庞然大物,从此就成了家里一个尴尬的存在。扔了可惜,留着占地儿,挪都挪不动。尤其对于居住空间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幸福感的头号杀手。除非你送礼对象家住别墅,否则,请三思。我朋友家那个几乎全新的“爱莎城堡”,现在唯一的用途,就是挂他们家洗了没干的袜子。血的教训啊。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好选择?
我的第一个推荐,永远是绘本。
别嫌老套,这东西是真的好。但送绘本,不是让你去书店随便扒拉几本“经典必读”就完事儿。两岁的宝宝,她还不能理解什么深刻的道理,她需要的是强烈的互动和感官刺激。
所以,要选就选那些“能玩”的绘本。比如,带洞洞的,小手指可以戳来戳去;带翻翻页的,每一页都有“猜猜后面是什么”的小惊喜;带触摸材质的,可以让她摸到小羊毛茸茸的身体、鳄鱼凹凸不平的皮肤;或者干脆就是布书,撕不烂,咬不坏,甚至可以扔进洗衣机。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你抱着她,或者让她坐在你腿上,你的手指引导着她的小手,一起戳那个洞洞,一起掀开那片小叶子,你用夸张的语气模仿着书里小动物的叫声,她被逗得咯咯直笑。这个过程,送的哪里是书?这送的是一段无比珍贵的高质量陪伴时光。这种记忆,比任何一个塑料玩具都更能烙印在心里。
第二个方向,是能让她“搞破坏”的东西。
两岁,正是自我意识大爆发的年纪,她们迫切地想要探索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种探索,在大人眼里,常常约等于“搞破坏”。堵不如疏,那我们就给她提供一个安全的“破坏”环境。
我力推安全的艺术涂鸦工具。比如,可以水洗的儿童颜料、粗胖好抓握的蜡笔、甚至是那种只在专门画板上才显色的神奇画笔。给她一张大大的纸铺在地上,或者一面可以反复擦洗的涂鸦墙,然后,放手让她去“作”。
她可能会把颜料糊得满手满脸都是,可能会用蜡笔画出一坨坨我们谁也看不懂的“后现代主义大作”,甚至会尝一口那看起来像巧克力的棕色蜡笔。没关系。这个过程,对她来说,就是最棒的感官体验。她感受到了颜料的粘稠,蜡笔的油滑,看到了颜色混合在一起的神奇变化。这是她在用自己的身体,去认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当然,送这份礼物,最好也附赠给宝妈宝爸一包好用的湿纸巾和“别生气”的心理建设。
与此类似的,还有动力沙、超轻粘土这类东西。它们能被揉捏成各种形状,满足了娃的创造欲和掌控欲,同时又能锻炼她的精细动作。找一个周末的下午,全家一起玩泥巴,那种快乐,简单又纯粹。
第三类,是那些看起来不像玩具的“生活工具”。
两岁的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你扫地,她也要抢扫帚;你做饭,她也要在旁边添乱。这其实是她们学习和融入家庭生活的方式。所以,送她们一套“真家伙”的迷你版,绝对能送到心坎里。
一套属于她自己的、可爱的小餐具,印着她喜欢的小兔子图案。从此,她会更愿意自己乖乖坐着吃饭。
一个稳固又好看的小凳子,让她可以自己爬上去,站在洗手台前“帮你”洗菜,或者够到书架上自己想看的书。这送的是一份“我长大了,我能行”的独立和自信。
一套合脚又防滑的雨鞋和一件亮黄色的小雨衣。这简直是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下雨天不再是“不能出门”的禁令,而是可以去楼下花园踩水坑的狂欢。你看着她穿着你送的装备,在小水洼里一脚一脚踩得水花四溅,笑得像个小傻子,那一刻,你会觉得这礼物送得太值了。
最后,我想说一个可能有点“虚”的礼物——体验式礼物。
当物质已经极大丰富的时候,制造一段独一无二的记忆,或许是更有意义的。
办一张动物园或者海洋馆的年卡。让她可以不只是一次走马观花,而是可以反复去看那只打哈欠的长颈鹿,看那群摇摇摆摆的企鹅。每一次去,她都会有新的发现。
或者,如果你跟这家人关系足够好,可以送出一张自己手绘的“陪伴券”。比如,“凭此券可兑换小姨陪你吹一整个下午的泡泡”,或者“舅舅陪你去草地打滚儿一次”。这听起来有点傻,但对于父母来说,有人能真心实意地花时间陪孩子“疯”,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对于孩子来说,这种专注的、不被打扰的玩耍,是千金难买的快乐。
说到底,给两岁的宝宝选礼物,其实是在替她选择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是选择让她沉浸在声光电的刺激里,还是选择让她用最原始的触觉、视觉去感知;是选择让她被动地接受一个设定好的玩具,还是选择给她一个可以自由创造的工具。
最好的礼物,不是最贵的,也不是最火的,而是那个能让她眼睛里闪着光,能让她咯咯笑出声,能让她在很多年后,模糊地记得,童年里有过那么一个好玩的下午的东西。它可能是一本书,一盒蜡笔,或是一个可以尽情踩水的雨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