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发布记者 田文荟
江苏苏州一男生开学第一天把压岁钱带到学校发红包的视频走红网络、湖南长沙初一学生用压岁钱买书买鸡……新学期,说孩子的压岁钱花在哪,成了开学季的热门话题。
今天,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随着时代发展,如今10后的压岁钱也是逐年看涨,最多的学生压岁钱超过两万元。令人意外的是,如今家长们不再要求“上交”红包,而是引导孩子学理财。
记者调查:压岁钱都去哪了?
样本一:为梦想房车存款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的二年级学生仇紫悠今年收到的红包数额是全班最高的。
“我的压岁钱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的,爸爸妈妈没有收,而是和我一起商量了压岁钱的用途。”接受采访时,仇紫悠头头是道,并向记者展示了“我的压岁钱我做主”的柱状图,每一分钱都有去向,除了去游乐场等费用,仇紫悠还用压岁钱给妈妈买了华为手表、给自己交保险金,甚至还有为全家人存款买房车的梦想,贡献上三千两百元钱。
样本二:一半存起来一半自己花
9岁的魏晨羽也来自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谈及压岁钱的去向,魏晨羽透露,一半都放在了银行,剩下的可以自己支配,“买零食、买卡片、买玩具等,只要是合理的,妈妈随便我花。”魏晨羽开心地分享说。
样本三:制定计划表慢慢花
“买一些自己需要的用品,再把剩余的存起来。”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二年级学生崔博文介绍说,经过仔细思考,他列出了压岁钱计划表:“买学习用品500元,给姐姐买小狗1300元,买足球150元,存银行1550元。”崔博文表示,今年在老师的建议下,和爸爸妈妈一同制作了这样一个图,作为接下来支出的具体依据。
都收到了多少压岁钱?
1000元到10000元不等
调查中,记者发现,和过去相比,如今的小朋友谈及压岁钱都有了自主支配的意识。
随后,记者在扬报小记者微信群随机调查的30个学生中,过年收到红包低于1000元的只有2个, 其中18个孩子收到红包数额在1000—5000元,收到5000—9000元的有7个,收到10000元以上的有3个。“主要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的,另外还有不少亲戚也给了红包。”梅岭小学四年级学生赵予萌介绍说,长辈们说这些钱都是教育基金,给她以后上学用。
学生压岁钱都怎么花?
存银行成首选
那么这笔钱他们又会怎么花呢?从记者调查的30名学生来看,存款是三分之二小学生的首选朱自清小学三年级学生孔瑞瑀介绍说,他的压岁钱从一年级到存到现在。 “我的压岁钱请妈妈帮我保管,但每一笔我都记得。”育才小学二年级学生万书辰告诉记者,现在压岁钱都是自己支配,暂时没有用途就都存了起来。
除此之外,买文具、孝顺家人、献爱心也是同学们压岁钱的主要去处。“我用压岁钱给妈妈买了一双鞋。”赵予萌分享说,妈妈平时特别辛苦,所以想特别感谢。
今年压岁钱谁做主?
孩子办卡做主 家长参与度降低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在压岁钱的支配中,父母的参与度逐渐降低。开学前,美琪学校四年级学生杨钶钶在爸爸陪同下开通了自己名下的第一张银行卡,在她看来这是自己做主的仪式感。
今年梅岭小学二年级学生顾若禹完全实现了“压岁钱自主”的梦想,“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出去玩的门票钱、买玩具的钱都要从这里出,我还要省着点花。”顾若禹感慨地说,花好压岁钱也是一个难题。
“以前没提过,上小学了好像就有了‘我的压岁钱我做主’的意识。”梅岭小学学生家长赵灿介绍说,通过和孩子沟通,决定拿出一部分压岁钱用于兴趣班支出,剩下的给孩子自主选择、自主支配的机会。“既要让孩子拥有使用压岁钱的主动性,又能收获消费的精神价值和充实感。”汶河小学学生家长陈俊潇表示,压岁钱的早已过了家长说了算的时代,现在都得听孩子的。
专家建议
家长“把好关” 孩子定计划自主支配
有过十多年小学生德育工作经验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郑飞表示,通过“我的压岁钱我做主”的寒假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在。
郑飞坦言,压岁钱是老一辈对小一辈新年祝福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要借助压岁钱去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让孩子懂得感恩。”郑飞分析说,通过项目式主题学习,学生知道了钱的作用,讨论了如何合理使用手中资金,并在生活中实际使用了钱,体会多多,比如某个周末,让孩子当家,用一部分压岁钱作为家庭开支,陪着孩子一同采买等,让孩子体会到责任和担当的快乐,也能让孩子明白爸妈的不易。
“近两年也有家长引导孩子买股票、保险等,这说明家长们的观念也发展了。”郑飞建议,家长可以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和孩子讨论压岁钱用途,帮孩子认识金钱、学会正确使用金钱,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为后面的财商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让孩子受益一生。
编辑:孔祥辰
存银行、买礼物、攒梦想……10后小学生这样使用压岁钱就分享到这里,了解更多存银行、买礼物、攒梦想……10后小学生这样使用压岁钱相关的内容,就上优乐礼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