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
作为礼仪之邦,送礼是中国礼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
历史上国与国之间,需要礼尚往来。古代中原王朝威服八方,周边小国都需要定期朝贡礼品以表忠心。
比如,早在东汉时期,日本都要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带点土特产到中原朝贡,汉朝以“汉倭国”金印回赠。而高句丽在隋唐时期不再朝贡,遭到了隋唐两朝长达70年的征讨,难道隋唐缺的是高句丽那点萝卜、泡菜吗?不,讨伐的是高句丽的不臣之心。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送礼更是贯穿到了生活的角角落落,在人际关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拜访长辈、朋友聚会这些重要的场合不可能空着手。即便关系好到成为了男女朋友、老夫老妻,如果一旦重要节日男方忽略了给女方送礼,也都会遭到女方的强烈不满引发矛盾,对于女方来说,同样在乎的不是礼,而是男方的一份忠心。
正如有位老先生说得好:“从物质层面说,礼物本身不重要。但从精神层面说,礼物非常重要。礼物是表达忠心臣服、向对方靠拢、懂得感恩的姿态。”
社会发展至今,送礼更是成了一门学问,可能99%的人都没弄懂。送错了礼,轻则好心办了坏事,惹得朋友不高兴。或引起亲戚猜忌、心生间隙。而重则还可能触犯国法,涉嫌到行贿受贿。
01
送礼雷区
忌送现金、红包。这类送礼属于典型的直男思维,一般情况下对方是不可能收的,而且说出去也非常不好听。如果对方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原本正常的亲属关系,到时候都有可能说不清楚。当然了,一些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对方因为买房、买车等情况急需用钱。
忌廉价或贵重。虽然有句老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那毕竟是理想状态,如今送礼如果太廉价,没有意义,还会被对方认为看不起。而如果礼物太贵重了,则会给对方增加心理负担。比如,刚刚谈恋爱,就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很物质的感觉。如果送给亲友,就会感觉你有事找他办,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双方就会很尴尬。而如果送同事、领导、国家公职人员,还可能涉嫌行贿受贿。
忌礼物华而不实。如今市场上很多礼品包装很精美,外观很大气。但礼品本身很一般,华而不实,功能不实用,当工艺品又太次,也不能用来食用分享。但凡收礼,其实收的都是一份情谊,迟早需要回报对方。由物及人,也很容易因此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忌触犯风俗禁忌。在我国民俗文化普遍讲究凡事图个吉利,不同的地方、民族,均有一些禁忌。比如,普遍对数字4很敏感,喜事送礼忌单、老年人忌讳送钟表,夫妻忌讳送梨。在一些特殊的地方玩偶、鞋子、枕头、雨伞等等,也不适合当作礼物送人。
02
送礼讲究
宜投其所好。这是送礼的最理想的状态,如果对方喜欢喝酒,送好酒准错不了。如果对方是书虫,送珍藏绝版书籍准错不了。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多数人是很难有特别明显的偏好。即便有,比如偏爱古玩、摄影、艺术,这些行业又很深很细,如果外人不懂行,盲目投其所好,只会弄巧成拙,闹个大笑话。
宜把握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平时不联系,突然送礼会显得十分突兀,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之嫌,而正好有事请对方帮忙的话则更会惹人不快。而频繁送礼也是不恰当的,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一般以选择重要节假日、生日等送礼最为适宜,送礼时机恰到好处,收礼的人也能收得心安理得。
宜注意场合。一般而言送礼不宜公开、有其他人在场。尤其是送领导、同事、朋友等特定对象,而又没有给在场的其他人准备礼物,不仅会让当事人尴尬,更会让旁人觉得受到了冷落。而有些礼物,是比较适合公开的,比如对方婚礼、寿礼等场合,公开送礼是给对方捧场。或是给女朋友、丈母娘等送礼,属于公开示好表达忠心。
宜态度谦和。送礼时注重态度尤为重要,以不卑不亢为佳。这样送礼人不会让人觉得生分,收礼人也不会降低人格(拿人的手软)。送礼之时宜多拉家常,多聊共同的话题。不宜将礼物成为话题,一句带过就好,切忌过分渲染物品价值,即便再贵重的礼物也应该谦称薄礼,强调只是一点心意而已。
宜实用为主。礼物,礼物,既然是以物为礼,自然而然要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古人喜欢以食物、衣物、生活用具为主,而到了当今社会。生活用具基本是家家齐全,衣物的话除了极为亲密的关系之外,都很难买符合对方心意的衣物。一般情况下,美食最为适宜。但一些走亲戚常送的鸡蛋、牛奶呀,保质期短不说,还有满满的廉价感。
眼看着圣诞节、元旦节、春节就要到了,你是不是纠结症又犯了,还在为如何送礼而发愁呢?建议大家可以选择风干牛肉、香酥风干牛肉、手撕牛肉、麻辣牛肉、五香牛肉、灯影牛肉、牛肉粒等组合的礼包产品,高端大气,送礼有面。精美喜庆,非常实用。
最后,表明一下我们的态度,坚决反对社会上行贿受贿、虚情假意的不良风气,只提倡宣扬正常的人情礼送往来。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送礼是一门学问,高情商的人送礼前都会记住这几点就分享到这里,了解更多送礼说什么好高情商(送礼也是一门学问吗)相关的内容,就上优乐礼物。
评论